锦衣卫是明朝上二十二卫之一,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“拱卫司”,后改称“亲军都尉府”,统辖仪鸾司,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。首要职责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,由将军、校尉和力士组成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,改置锦衣卫。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,锦衣卫主要职能为“掌直驾侍卫、巡查缉捕”,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,具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之责,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或武将担任(不能是太监),直接向皇帝负责,可以逮捕任何人,包括皇亲国戚,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。不过锦衣卫指挥使大多没有好下场,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。
据《大明会典》二百二十八卷记载皇帝郊祀大祭时,锦衣卫官员着大红蟒飞鱼服,配绣春刀:
《出警入跸图》中的红衣者为锦衣卫校尉,着甲扛刀者为锦衣卫大汉将军:
绣春刀指的则是在明朝时期锦衣卫的人们所使用的佩刀,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是因为锦衣卫想要显示自己和朝廷的亲近之意。从外表的形状上来说,绣春刀是从唐刀而演变过来的,将之前的唐刀和梅花刀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。而且还要比雁翎刀轻便许多,绣春刀除了刀脊是笔直的之外,刀刃还带有一些细微的弧度,在作战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也可以用来砍,威力都是比较大的。而雁翎刀则不同,它弯曲的弧度和绣春刀有着很大的差别。
最后再说说电影《绣春刀II》里的沈炼。历史上确有其人,而且在《明史》中是入“列传”的。
沈炼(1507年—1557年),字纯甫,号青霞,会稽(今绍兴)人。幼聪敏能攻古文,汪文盛以提学副使校浙士,得其文惊绝,谓为异人,拔居第一,始补府学生。
嘉靖十七年(1538年)考中进士,历任溧阳、茌平、清丰县令,为官清廉,颇著政绩,为百姓所称道。但因其不阿谀奉迎,而秉性耿直,每每龇龉权贵,被贬职为锦衣卫经历。沈炼任官期间,屡次弹劾严嵩、严世蕃父子,上疏历数严党专擅国事,排斥异己,遍引私人居要地,吞没军饷,战备废弛,致东南倭患猖獗,北方俺答寇掠京畿等十几条罪状,要求严正典刑,借以纠正“人心纪纲,败坏难言”。沈炼以低微的职位与严嵩父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,但他的慷慨正义却触怒了嘉靖皇帝,不但当场受到呵斥,还被廷杖数十,贬至保安州为民。
沈炼携妻挈子去保安(今河北怀来)五年多,虽沦落草野,而发愤抗疏之心犹耿耿不能忘焉。保安系边境地区,当时保安州所属的宣大(宣府镇、大同镇)总督为严嵩干儿子杨顺。他谎报战绩,放纵士兵杀良献首冒功请赏,沈炼获悉在杨顺的庆功宴上献诗一首:“杀良献首古来无,解道功成万骨枯。白草黄沙风雨狂,冤魂多少觅头颅”。杨顺忌恨不已。在保安,沈炼还以李林甫、秦桧、严嵩的像作靶,让人日日练射,这使严氏更加刻骨切齿,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。诬陷他参与白莲教谋反为名杀害了沈炼。
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,严党被劾,严嵩削职,严世蕃处死。到了穆宗隆庆元年(1567年),朝廷为沈炼平反昭雪,追赠光禄寺少卿,追谥忠愍。